迷你倉或許是一大商機

顧客只要付一定的房租,就可以在自己的住處附近租到一個乾淨舒適的小倉庫,它的儲存時間、倉庫面積等還可以根據物品的多寡靈活選擇,緩解了現代都市居民的存儲空間問題。然而,新的倉庫模式又是如何運作的呢?這一領域的企業家又將面對怎樣的市場呢?

“迷你倉” (mini storage) 最初出現在60年代的美國,現在它已經成為一種受歡迎的生活方式。此外,迷你倉在香港也有15年的歷史,許多白領會在市區租一個迷你倉,放置辦公用品或存放工裝,以便下班後可以輕鬆回家。

伴隨著經濟的發展,現在的一線城市也面臨著空間的擁擠。例如,房屋需要裝修,而家具、電器、雜物卻無法找到臨時存放地點;季節性物品(如換季的衣服、被褥)、閒置的行李,佔了房間…可見,個人和家庭對小倉庫的需求程度不一。

當前,迷你倉的經營方式主要是總包分租,只有少數場地屬於經營者的自有財產。該小型倉庫的經營方式與酒店類似,可以按日或按月或按更長時間來計算租金。

迷你倉是城市發展到“寸土寸金”階段的必然要求,也是城市經濟向智能化、專業化、集約化方向發展的一個標誌。但是這個新興行業的盈利模式在國內還處於摸索階段,因為居民還沒有形成租賃空間的習慣,儘管有市場需求,要想完全打開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和資金投入。

許多小型倉庫的經營者在開拓市場時也遇到過這樣的問題,但由於市場培育期較長,也只能先在完善產品上下功夫。因為迷你倉用戶多為年輕白領,許多運營者也會在倉容設計上註重個性化,選擇小清新或歐美風等改造,一改大眾對傳統倉容的認知。

大約在2010年,小型倉房在國內市場悄然興起。運營商將各大倉庫改造成小倉庫供出租,並在其中放置一排儲物櫃,主要用於客戶寄存各種家具雜物、換季衣物、閒置書籍、文件設備等,或者更有文件倉可提供商業文件儲存服務。

為了保護寄存物品,這些儲藏環境一般應保持在25度以下,相對濕度也應在70%以下,因此也需要採用中央空調裝置等設備。與此同時,還需配備24小時監控設備,實行實名制門禁,防止外來人員進入,保護物品安全和個人隱私等。顧客錢小姐說:“這是屬於私人所有的倉庫,只有我們自己有鑰匙,即使是員工,也無權打開倉庫。”

另外,消防工作也很重要。在此之前,在一些地方,小倉失火而釀成了一場慘劇。當前,該行業尚缺乏具體的標準和規範,同時又缺乏政府在監管機制上的引導,因此人們對安全問題的擔憂也很多。因此,迷你倉的操作上還需要儲備消防應急器材,並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,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,才能解決火災隱患。

而且這些制度的完善都需要時間和資金的投入,市場培育期長,盈利週期長。周建成認為,當人們的居住形態從過去的鄉村鬆散狀態發展到公寓密集狀態之後,物品儲藏問題就會逐漸出現,並隨著空間壓力的增大而凸顯。在城市居住空間緊張的情況下,小型倉房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。